夺冠中去世的女排队员是谁
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队员中,陈招娣少将已经去世了。
陈招娣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亚洲女排的核心队员,为1979年第一次亚锦赛、1981年第一次世界杯、1982年第一次世锦赛和第一次亚运会的夺冠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4月1日下午,陈兆迪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时她58岁。北京时间4月5日上午10时许,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东大礼堂举行。
扩展资料:
2013年2月,陈因患癌症住进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2013年4月1日上午,她的病情突然恶化,于下午3时死亡。
在女儿郭晨26岁生日的前两天,陈招娣去世了。陈昭娣病重时,郭晨一直陪在她身边,并通过她的微博记录了母亲最后艰难的岁月。
2月中旬,陈招娣病重住院。郭晨这样描述她:“我不会再坚持了,只要你不难受,我比谁都难受。”
4月1日13时55分,陈昭娣病情恶化,被推进手术室。郭宸写道:“我只能看着你被救。”
4月1日下午3点,郭晨写道:“妈妈一切都好,没有痛苦,没有疾病,只有快乐,还有两天我就要26了,你又骗我了,我不恨你,我还是爱你,妈妈我爱你。””
4月1日17点44分,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郭晨抱着母亲的军装叹息道:“如果有来生,我愿下辈子做你的女儿,永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招娣
老女排队员谁去世了
霍萱(1988年-2016年10月31日):女,前排球运动员。身高190cm,体重74kg,扣球高度3.15m,拦网高度3.10m。曾是河南女排的绝对主力兼队长,主攻、副攻、接应多个位置都能打,技术非常全面,2009年3月
30日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大名单。2016年10月31日因心梗抢救无效在郑州去世,年仅28岁。
原女排队长孙晋芳得什么病去世的.
在中国女排五连冠期间,最高光的时刻,作为中国女排的队长以及最主要核心成员的位置,孙晋芳的名字基本上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孙晋芳在1955年的时候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小时候的孙晋芳,身体状况非常差,以至于她是卫生所的常客了,没办法,三头两日就生病。眼看着这样是不行的,总要做出改变,父母们就把她送到了当地的体校,为了能够让她锻炼身体,健康茁壮的成长,而在体校当中训练的项目有很多,孙晋芳选的是排球。
1971年,当时孙晋芳已经十六岁了,她成功的加入了江苏排球队当中成为一名队员。之后经过四年的沉淀和积累,二十岁的孙晋芳也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一员,并且担任的是队长这个重要的职位。可以说,孙晋芳这么多年以来艰苦的训练并没有白费,她终于可以代表国家走向世界的舞台。孙晋芳在中国女排期间,她是我国女排的主力二传,正是靠着孙晋芳以及中国女排其他球员的努力付出,才创造出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传奇。
当时,中国女排可以说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体坛劳模代表。同时孙晋芳是世界上最好的二传手之一。孙晋芳和郎平一样,她们俩都是我们中国女排的核心。她有没有上场比赛,真的是决定着中国女排的士气问题。在1982年世锦赛上,孙晋芳帮助中国女排再次赢得世界冠军,而同样也是在那一年孙晋芳不得不选择退役,因为她已经饱受伤病的折磨有一段时间了。
退役之后的孙晋芳没有太过于远离体坛,只是选择进入了政坛当中。在1983年孙晋芳担任了江苏省的体育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她的政治生涯也是在那时候开始的。2004年她又担任了另一个职位,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我们著名的网球一姐李娜能够顺利的发展起来也是离不开孙晋芳的努力。虽然她也没接触网球多久,但是我国网球事业在她的带领下已经逐渐突破了。
年轻的她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退役后她患上了血癌,这些年是靠着换血度日,她没有放弃过生命,一直在为中国体育事业而努力。
中国女排退役球员名单?
本人70年出生,从女排81年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开始一直喜欢并关注着中国女排。
就从袁伟民执教的这届女排说起吧,81世界杯队员有张蓉芳、郎平、梁艳、孙晋芳、周晓兰、陈招娣、周鹿敏、杨希、朱玲、陈亚琼、曹慧英、张洁云。82世锦赛孙晋芳 、郎平、梁艳、曹慧英、杨希、周晓兰、杨锡兰、陈亚琼、姜英、陈招娣、郑美珠、张蓉芳。
84年奥运会郎平、梁艳、朱玲、侯玉珠、周晓兰、杨锡兰、苏惠娟、姜英、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张蓉芳。
三连冠后袁伟民卸任,邓若曾接棒。85年世界杯
郎平、梁艳、杨锡兰、郑美珠、杨晓君、苏惠娟、巫丹、殷勤、侯玉珠、姜英、李延军、林国清。
86年世锦赛主教练张蓉芳、教练郎平队员:杨晓君、郑美珠、侯玉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刘玮、胡小凤。
其中梁艳是唯一一个五连冠成员,张蓉芳、郎平是两重身份得了世界冠军。
原老女排最近谁去世了?
陈招娣。
2013年4月,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名将陈招娣因病去世,年仅58岁。据此前媒体报道,陈招娣曾患有“直肠类癌”,并经历两次大手术。然而,陈招娣最终仍然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陈招娣是中国女排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团队中的核心队员,为中国女排1979年首获亚洲冠军,1981年首获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获世锦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年轻时落下的老伤没少折磨这位“断臂将军”,陈招娣的腰伤特别严重,以致她常常痛得动弹不得,只要天气变冷,腰部的旧患就会复发。
正因为身体不好,陈招娣才没有继续在队伍的第一线奋斗。“我特别喜欢排球,如果不是因为1998年患直肠癌接受手术,我还会继续排球教练的生涯。”陈招娣表示。
从1993年起,陈招娣回到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曾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现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女排国手陈招娣癌症去世 昔日五连冠辉煌历历在目
女排谁去世了的最新相关信息
10月31日,前河南女排队长、朱婷的河南队队友、曾入选过中国女排的霍萱,因心梗抢救无效在郑州去世,年仅28岁。霍萱曾经在2008至2009赛季加盟过北京女排,随北京女排征战过女排联赛。
霍萱1988年出生,身高1.90米,曾是河南女排的绝对主力兼队长,主攻、副攻、接应多个位置都能打,技术非常全面。2009年霍萱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但并没有出过场。因身体一直不好,霍萱不到25岁就退役。
退役之后,霍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还开过一个手机店。但是,她还是没能抗争过病魔,因心梗不幸去世。希望天堂没有病痛,霍萱一路走好。据悉,霍萱的疾病与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国手朱刚一样,是马凡氏综合症。
河南女排中流砥柱 曾力助北京队保级
在女排联赛中,霍萱是河南女排的中流砥柱,先是帮助母队顺利打入下一赛季的甲A行列,后又凭借自己的超强表现被北京女排相中,继而有机会在联赛中期开始得以高水平锻炼。在代表北京女排出战的诸多激烈对抗中,霍萱场场首发,发球、拦网、进攻各项技术环节都表现突出,得到了北京队教练和队员们的一致首肯,为北京女排在最后时刻成功保级立下汗马功劳。
身材虽瘦弱但更显肌肉结实的霍萱与古巴女排队员有着类似的体格,而她的进攻力量也与其风格如出一脉,势大力沉的扣球力量一度为对手所惧怕,加之自己在进攻手段上变化多端,球也极具灵性,斜线直线均能胜任,这样就无形中给对方的拦防布局制造了很大麻烦。霍萱在拦网和发球方面也相当出色,其大力跳发是其主要特点,而臂展张开的优势和良好的网前预判能力也让她在拦网环节屡次占得先机。
朱婷:她曾送我训练服 师姐一路走好
11月2日早上,朱婷发微博伤感的写道:“今天早上起来,听河南队的队友说霍萱姐走了,真是吃了一惊。回想和霍萱姐的接触还是在我刚进河南一队时,她对我们小孩儿很照顾,我们没有训练服,她还送给我们衣服穿。好多年没见霍萱姐,再听说她的消息竟然是这个,真的很难过,在这里想表达对霍萱姐的思念,愿霍萱姐一路走好!”
马凡氏综合征:三名排球名将去世
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名来自法国小儿科医生马凡,他在1896年对一个5岁女孩的诊治过程中第一次发现并描述了该病的症状。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
马凡氏综合征发病无性别倾向,其突变率亦无地域倾向。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有一半的几率将其传给下一代。大多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有家族史,但同时又有15~30%的患者是由于自身突变导致的。据媒体报道,四川男排国手朱刚也曾因该病去世。此外,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银牌得主美国队成员海曼,在比赛时由于主动脉夹层剥离而突然死亡。
文章内容表达的观点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请知悉,作者:衔枚疾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hzmt.com/6417.html